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红楼老太太 > 燕国公很生气/m.53zw.net

燕国公很生气/m.53zw.net(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皇后出面斡旋,拉着淑妃劝说:“妹妹,大清早的怎么就吃酒了,太不像话了,快些回去歇着吧。</p>

陛下瞧见可是了不得。”</p>

淑妃愤愤然走了。</p>

一众诰命叽叽咕咕的不知道在议论什么。</p>

燕候的母亲忽然身子一晃。</p>

她儿媳妇马上惊呼:“婆婆,婆婆您怎么啦,难道头疼的旧病又犯了?”</p>

燕国公老夫人便捂着额头摇头。</p>

半晌,方才睁眼。</p>

她朝着皇后肃身行礼:“臣妇头疾犯了,估计不能赴宴,臣妇福薄,辜负皇后厚爱!”</p>

燕国公府婆媳相互搀扶,一阵风的出宫去了。</p>

剩下的诰命们,一个个面面相觑。</p>

那些方才偷偷笑话的人,这时,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p>

人在这里,她们可劲儿的笑话。</p>

如今被醋走了,陛下会如何想?</p>

不能明发谕旨,暗地里找茬呢?</p>

北静王妃,南安王妃几个都看着皇后。</p>

皇后也只有叹气,心里后悔没有及时劝阻淑妃。</p>

她不过是寂寞,看个笑话。</p>

竟然闹得骑虎难下。</p>

石梅在翊坤宫用膳,味同嚼蜡。</p>

然后看戏,也是如坐针毡。</p>

耐着性子等到晚宴开始,月饼发下来,大家观灯赏月的时候,石梅就拉着杨氏告辞了。</p>

这等裹乱之地,她一刻也不想多待。</p>

翌日。</p>

石梅睡足起身,吩咐准备晚宴。</p>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p>

今日荣府晚宴拜月。</p>

然后,石梅得到北王府的消息,淑妃感染重症,需要长期静养,陛下旨意,移居冷宫养病。</p>

皇后与傅贤妃都受到陛下的申斥,罚俸三年。</p>

燕国公府却迎来了陛下派遣的御医。</p>

石梅心里思忖,抛开老羞成怒,嘉和帝对这个老情人还有几分真情。</p>

这还不算。</p>

转眼到了重阳节。</p>

这一回宫中再没摆宴。</p>

嘉和帝给所有的功勋之家,都赏赐了瓜果菜肴。</p>

然后,最为震惊的消息,却是燕国公府的赏赐。</p>

嘉和帝将一直空置的前朝摄政王的花园子王府,赏赐给燕国公,作为燕国公府。</p>

消息一出,整个京都都骚动起来。</p>

这个恩宠堪比皇子!</p>

三皇子府邸的门楣,还藏在小胡同里。</p>

燕国公府的府邸,就直接耸立在西城最大的王府街上。</p>

荣府后院一个荷花池子,已经让人羡慕不已。</p>

王府街的花园子王府,有山有水。关键人家不是荷花池,人家是湖泊。</p>

不是这岸望着那岸的湖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明净湖面。</p>

湖中心还有湖心岛,可不是丹丸小岛,人家岛上有亭台楼阁花园子。</p>

石梅闻听花园子洋房的格局,首先想到了什刹海的王府,想到了清华园。</p>

可是,那些地方,之前一直关闭,不是随随便便进入的地方。</p>

现在属于燕国公府,一般人家尚可进去做客游览一番。</p>

可惜,燕国公府的老夫人十分低调,不爱交际,更不爱请客。</p>

如今被淑妃一醋,撕破脸了。</p>

今后只怕更不会出来走动。</p>

说起来,这回燕国公老夫人,也是看准了淑妃不会东山再起,才狠狠踩了一脚。</p>

倘若不是沈家倒了,燕国公夫人肯定会学石梅,左耳进右耳出,只当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了。</p>

淑妃原本还保留着最基本的体面,这最后一蹦,把自己玩完了。</p>

什么病好才能出来,除非三皇子有所建树,嘉和帝才会考虑吧。</p>

石梅猜测的不错。</p>

燕国公府没有准备乔迁宴会,甚是都没有马上乔迁。</p>

婆媳们依然住在侯府,足不出户。</p>

十月初,石梅收到了贾赦的来信。</p>

贾赦询问京都出了何事,燕国公老夫人,或者燕国公夫人,是不是受到什么委屈?</p>

原本沈世绩倒台,沈家嫡枝就丢官罢职,只剩下一些远亲与姻亲,跟沈家关系不大的中下级官员。</p>

这些人夹着尾巴做人,大多数人也就默认他们的存在。</p>

谁还没有个倒霉的时候呢?</p>

然后,九月初开始,燕候开始针对沈家的残余人员,展开穷追猛打。</p>

在整个江南地面,凶残的打击沈家的侧枝与姻亲。</p>

打击面包括沈家的为官人员,各书院的后辈子弟。</p>

再有沈家的家族生意,沈家的祖产。</p>

且燕候不是肆意报复,他一般都是扶持沈家的仇人出告。</p>

诸如生意争议,争夺房产地产。</p>

或者,沈家曾经仗势欺人,谋夺谁家的族产。</p>

谁家女子被沈家无辜休妻致死。</p>

或者沈家子弟曾经强占民女为妾。</p>

一个家族立足久了,总有种种不法行径存在。</p>

这一次,沈家的这些不法行径,全部被燕国公让人翻出来。</p>

血淋淋的摆在大家面前。</p>

九月初开始,衙门收到十张状纸,到有九张是状告沈家。</p>

然后,燕国公出面替原告主持公道,监督并敦促地方府衙,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从重从严。</p>

将一件件案子办成永世不能翻身的铁案。</p>

沈家许多的优秀子弟,被家族丑闻牵连,蒙上各种污点,被同书院的学子抵制,被各大书院劝退。</p>

而沈家尚未入学的子弟,也被各书院列为拒绝往来户。</p>

沈家男丁遭受排挤打压,风光不再之后,沈家子女被退亲者,被休弃者,不知凡几。</p>

数次三番的打击之下,沈家子弟几乎动动辄得咎。</p>

时时面临各种的罚款与巨额赔偿。</p>

族人们为了减少罪责,减少损失,只得龟缩不出。</p>

整个家族,只剩下最后的祭田。</p>

沈家没有谋反,嘉和帝也不能没收其祖宅祭田。</p>

燕国公当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p>

暂时放过了沈家。</p>

但是,只要沈家家族有人妄图踏出族地,就会被人黏上,各种的官司缠身。</p>

如今,沈家家族,已经到了只出不进的地步。</p>

今后唯有靠着祭田的收入勉强度日。</p>

江南地面,任凭是谁,只要对沈家援手,就会马上受到针对。</p>

谁也不敢保证,自家家族几十年没有丁点违法乱纪。</p>

因此,谁也不敢再跟沈家接触。</p>

沈家如今已经成为整个江南民众避之不及的存在。</p>

沈家子弟,在三餐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被所有乡民无视排挤的情况下,要想东山再起,难如登天。</p>

沈氏再没想到,只因淑妃娘娘嘴臭,会造成整个家族的倾覆。</p>

江南许多名门多在四处打探,想要探知沈家到底如何惹到了燕国公。</p>

燕国公当然说是秉公办事。</p>

但是,世人不是傻瓜。</p>

若是秉公办事,七月返回江南,就该动手,不会等到九月忽然发难。</p>

贾赦在信里感慨,他以为燕候跟他一样是纨绔子弟,没想到,燕候是人中龙凤。</p>

从前他那种想要设计陷害的计谋,在燕候的阳谋重锤之下,不堪一击。</p>

真正的打击报复,就是拿住你的把柄,重锤出击,趁你病要你命。</p>

一锤子砸得你永世不得翻身。</p>

燕国公没收了沈家的族产,并不沾染分毫,而是全部纳入地方府衙,充实义仓。</p>

如今,整个江南的百姓,几乎交口称赞燕国公。</p>

说他是清廉如水的青天大老爷。</p>

对于贾赦询问燕国公发疯的原因,石梅的回复是不清楚。</p>

之前,石梅没有跟贾赦透露燕国公老夫人遭受淑妃侮辱的事情。</p>

也没有透露自己遭受的刁难与侮辱。</p>

免得贾赦做错事。</p>

贾赦没有燕候的靠山与底气。</p>

荣国府没有跟整个江南对抗的能力。</p>

如今,沈家已经穷途末路,石梅觉得就更没与必要提及。</p>

燕国公夫人被嘉和帝坏了名节。</p>

又被嘉和帝的小老婆侮辱,因此咽不下去。</p>

石梅却无所谓。</p>

她也没狐媚子歪道。</p>

石梅的盘龙玉佩,是用自己的智慧获取。</p>

堂堂正正。</p>

石梅最近最关心的就是张氏的肚子。</p>

偶尔也会关注一下贾政。</p>

贾政对自鸣钟的结构,已经十分熟悉,闭着眼睛也能装卸。</p>

如今,贾政合着一群木匠在作坊里用木头零件组装自鸣钟。</p>

想用这个模型去说服陛下。</p>

自鸣钟做成马拉城堡的模子。</p>

这是土洋结合。</p>

弗朗机人的自鸣钟有教堂的造型。</p>

马拉的自鸣钟,可以直接推着进宫,推到金銮殿上。</p>

石梅觉得这个创意很好。</p>

以后陛下出巡,这自鸣钟可随扈。</p>

贾政预备赶在陛下最后一次叫大起,在朝会上敬献自鸣钟。</p>

大月朝督察院御史之外的在京官员,必须四品以上才有资格参加朝会。</p>

三品以下的官员,只有陛下叫大起的时候,才能有部分相关的官员,有机会站乾清宫的殿门之外。</p>

贾政正好有机会列席。</p>

春节期间,贾政也要每日进宫,保证三大殿不会杂草丛生。</p>

石梅看了贾政的奏本,笑问:“仅仅凭此?”</p>

※※※※※※※※※※※※※※※※※※※※</p>

嗯嗯嗯,谢谢亲们的支持。</p>

草草今日依然很高兴。</p>

今天依然有五十个福气红包降落。</p>

小天使们,请伸出葱白的玉手吧!</p>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p>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p>

暗夜幽兰70瓶;一颗卉24瓶;水中捞月、1985739410瓶;angel_2000sh6瓶;firefly、緋羽☆、浅色蓝衫、瑟西5瓶;芦苇、锵锵隆咚2瓶;墙角花孤芳不自赏、难捱、wandao1瓶;</p>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p>

喜欢红楼老太太请大家收藏:(.53zw.)红楼老太太53中文更新速度最快。</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