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红楼老太太 > 恶父贾珍

恶父贾珍(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贾政的奏章,阐述工部设立自鸣钟研究作坊的理由是,工部索性没有什么大型建筑工程。</p>

他反正是空闲。</p>

故而,研究了自鸣钟。</p>

然后,觉得自鸣钟的研制可行。</p>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与金钱,必定能够成功。</p>

希望陛下能够允许成立自鸣钟研制作坊。</p>

贾政强调,大月朝乃堂堂天朝,礼仪之邦,教化万民。</p>

再不能被番邦小儿轻视。</p>

弗朗机人不肯认同大月朝的礼仪,本朝应予以回击,让他们认识认识,谁才是霸主。</p>

石梅抖抖贾政的奏章:“你这样几句空话,凭什么让陛下出钱出力?</p>

你得把研究自鸣钟的利益指出来,让陛下看出好处!</p>

你这奏折,通篇看来,就是你不服气西洋人,想研究自鸣钟跟他们赌狠,压弗朗基人一头!</p>

陛下圣明烛照,能跟着你小孩子过家家,瞎闹腾?</p>

陛下为了面子,也要骂死你!”</p>

贾政心里本来没底气。</p>

最近喜欢上了自鸣钟的神奇,觉得奥妙无比,想要继续研究投产。</p>

然,自鸣钟的材料不是一般的贵,就想试试,能不能得到陛下支持。</p>

不成就罢了,他自个砸锅卖铁吧。</p>

他已经调查清楚了,自鸣钟眼下已经在勋贵人家普及。</p>

今后肯定会在清贵乃至寻常富户人家普及。</p>

他的自鸣钟不需要卖出一千银子,五百足够了。</p>

这是纯利润啊。</p>

朝廷能够赚取多少银子!</p>

可是这赚钱的事情不能宣之于口啊!</p>

读书人满嘴铜臭,忒俗。</p>

贾政说了不能谈钱的理由。</p>

石梅道:“谁让你说赚钱了?</p>

赚钱是下九流的行当。</p>

然,赋税是国之重器。</p>

你得从赋税上说起来说服陛下。</p>

这一门有发展前途的产业。</p>

这个产业能够立起来,商人就能够赚很多很多的钱。</p>

这样子,国库就能收取很多很多的赋税。</p>

然后,你还可以扩散一下,咱们还可以学习弗朗机人,把自鸣钟往咱们的附属国去卖。</p>

这样赚取的银子都是朝廷的。</p>

然后,你再引深畅想一下。</p>

比如,国库充盈,可以干很多事情。</p>

造~枪,造~炮啊。</p>

只要把大炮架设在三关口,鞑子再打草谷,来多少轰多少。</p>

还可以发展骑兵,学习霍去病,把一切不安分的鞑子,撵出蒙古大草原。</p>

还可以建立强大的海军。</p>

如此,利器一出,倭寇小贼,无处遁形。“</p>

贾政蹙眉:“可是眼下官员们多是主张和平相处。”</p>

石梅道:“那就不说打仗,就说强国、强军、富民。”</p>

有了富强的国家,就可以建立强大的军队,有了强大的军队,就可以震慑番邦。</p>

番邦小儿老实了,年年纳贡岁岁来朝,朝廷就安定了。</p>

边关安稳,朝廷不打仗了,咱们的百姓也安定了,就可以安居乐业,勤勉农桑。</p>

老百姓富裕了,赋税自然也增加了。</p>

这是个良性的循环。</p>

如此,大月朝的国库,就会更加充盈,国家就会越来越富强。</p>

大月朝的太平盛世,指日可待!'</p>

贾政听得热血沸腾。</p>

然后,贾政蹙眉:“母亲,一个小小的自鸣钟,要说这么多,扯得这么远吗?”</p>

石梅一笑:“自己看着办呗。</p>

反正,你那份奏折想要说服嘉和帝,难!</p>

要不,你去跟你师傅商量商量吧!”</p>

山子野反正也没事情。</p>

他曾经是鸿学大儒,难道不想青史留名,只喜欢深藏功与名?</p>

真正深藏功与名,就该学习介子推,跑到山上去做野人。</p>

然后,贾政磨磨蹭蹭过了三天,再给石梅一份奏折。</p>

基本上按照石梅的路子。</p>

只不过,其中之乎者也,呜呼哀哉。</p>

兮一句,嗟叹一句。</p>

不过,石梅能够看懂。</p>

……</p>

休养生息兮,民富足。</p>

民富足兮,国充盈!</p>

……</p>

石梅遂问:“这是一篇强国赋?这样的奏折能够当庭奏对吗”</p>

贾政满脸背晦的收回去了。</p>

然后,第三稿,总算是能够看了。即便是去金銮殿宣读,也应该不会被人当成精神病。</p>

且满篇富国强民,有理有据,条理分明。</p>

嘉和帝纵然不允准,也不会挨骂。</p>

石梅说道:“不如这样,到时候,你就说有本启奏,然后,就把奏折递上去,陛下若是有意,必定让你当庭奏对,若是无意,也就罢了。</p>

你也不必懊恼,家里银子虽然不充盈,节省节省也可以支持你研究。</p>

只是,将来得利,你得给你兄弟补足回来。”</p>

这个自鸣钟,不是农民造飞机,石梅有信心研制成功。</p>

陛下想来不会那么不要脸,当初不支持,还不允许人家收回本金。</p>

总之,这件事情,无论嘉和帝支持不支持,对荣府都没有坏处。</p>

招呼打在前头,到时候,想要收归国有,总要有个条件。</p>

说不定,贾政也能混个爵位坐一坐。</p>

贾政闻言顿时满脸感激:“多谢母亲,儿子眼下还能支撑,等那一日撑不住,自然向母亲开口。”</p>

石梅道:“成,这件事情,我已经给你兄长写了信,让他找一找当地传教士。</p>

或许,他们能有这个自鸣钟的构建的材料名称,或者加工方法。”</p>

贾政闻言忙着行礼:“多谢母亲。”</p>

石梅又道:“不过,我觉得在陛下允准之前,你不要私自跟任何弗朗机人接触。”</p>

年年都有弗朗机人进京纳贡,寻求觐见陛下的机会。</p>

只是嘉和帝瞧不上他们那些奇淫技巧。</p>

而且,嘉和帝坚持让人三跪九叩,弗朗机人不乐意。</p>

总之,诸多的不和谐,造成弗朗机人多年无缘觐见嘉和帝。</p>

弗朗机人只会蹦一些字句。</p>

因为言语不通,除了理藩院,几乎没人理睬他们。</p>

石梅怕贾政头脑发热,只得先提醒一下。</p>

免得被人就上私通番邦的帽子。</p>

贾政有条不紊的做着最后的准备。</p>

石梅也无暇顾及他了。</p>

张氏已经到了预产期。</p>

进了冬月,石梅便让产婆不再回家,而是住在荣禧堂的倒座房,随时准备接生。</p>

腊月初五。</p>

张氏发动。</p>

这一回,张氏因为怀孕期间受了惊吓,孩子很小。</p>

张氏没费什么劲儿。</p>

午时发动,不到子时,就生下一个秀气的小姑娘。</p>

张氏高兴的了不得。</p>

张老妇人也乐呵呵的:“哎哟,幺女这回心想事成了。”</p>

石梅暗暗掐指:元春七岁,这个孩子比元春小七岁。</p>

可是,红学家根据红楼推算,迎春比元春应该小八岁。</p>

因为宝玉比元春小十岁。</p>

迎春与宝钗一般大,比宝玉大两岁。</p>

张老太太抱着孩子乐呵呵的,转眼瞧见石梅蹙眉,以为石梅不高兴儿媳妇生了女儿。</p>

张老太太顿时不乐意了:“不是吧,亲家母,您都得了那么多孙子了,怎么还贪心,还想要小子?”</p>

石梅见张老太太见缝插针的挑拨离间,岂能让她?</p>

石梅一声嗤笑:“什么屁话,谁不喜欢了?</p>

我在想我孙女儿这么漂亮,该叫什么名字才能称得上!”</p>

张氏抿嘴偷笑几声,才打叠精神说道:“夫君说了,生个男孩,就按照拟定的名单往下排,是女儿的话,就请母亲您命名。”</p>

石梅听说让她命名,心里很高兴,想了下道:“元丫头叫贾瑗,这个也得跟着排玉字辈,就叫贾瑛。</p>

像玉石一样漂亮尊贵的女儿。”</p>

张氏闻言就笑说:“贾瑛!</p>

名字好听,字义意也好。</p>

多谢母亲赐名。”</p>

张老太太道:“这有了学名,还得有个乳名儿才好,祖母再想一个呗。”</p>

石梅心道,我如何起?</p>

按照元春,这个时节,就是迎春。</p>

这就有些刻意了。</p>

贾赦的性子,谁知道会不会生出几个庶女?</p>

石梅眼珠一转,笑道:“这怎么好意思呢,我已经取了大名,乳名儿就让给外祖母吧。”</p>

张老太太就道:“这个乳名儿一般也是兄弟姐妹一顺溜。</p>

若是姐姐叫个兰姐儿,妹妹必定叫做莲姐儿杏姐儿,这一听就是姐妹。</p>

你们府里大姑娘叫元春,据说是老公爷取的名字。</p>

这后面的姑娘少不得要随一随,不然,这老公爷怕不乐意呢。”</p>

石梅试探的说道:“那是从春,还是从元呢?”</p>

张氏道:“自然不能从元,元春叫元姐儿呢,再来一个元姐儿如何区分,就从春吧,姐儿就叫迎春,迎姐儿。”</p>

石梅吐口气,她算是对得起迎春了。给她混个嫡出,找了个原配才女娘亲。</p>

然后,石梅高高兴兴的忙着准备年节。</p>

今年贾珃娶了媳妇了。</p>

他媳妇儿是京郊一家小地主的女儿,名唤刘月娥。</p>

这个刘月娥是长女,母亲身体有些不大好,家里的事情都是她操办。</p>

家里人口也简单,老兄弟三个,都是本分的小地主,每家五十亩地。</p>

属于自耕自种的门户。</p>

刘月娥虽然是小户出身,却生得聪慧,还机灵勤快。</p>

跟着石梅打下手,跟荣庆堂的丫头姐姐妹妹打成一片。</p>

她手快脚快还认得字儿,做事风风火火,开头还闹些笑话,出点小错,慢慢的就行事大方起来。</p>

关键是这个小媳妇茶饭很好。</p>

空闲的时候就去厨房帮忙,几样清碧的小菜,让她炒得有滋有味。</p>

有一点,石梅不乐意,刘月娥已经十八岁了。</p>

十六岁的小媳妇一般会避孕,到十八岁有两年,正好给石梅打下手。</p>

如今十八了,马上就要生育,再能干,石梅沾不上多少。</p>

石梅就嗔怪贾珃:“都怪你这个小子慢性子,这要是两年前就迎娶回来,我老婆子就轻松多了。”</p>

贾珃嘿嘿的笑。</p>

两年前,他也不认得人家啊。</p>

这一回是他下乡收取古董,没想到,古董没收到,收到了一个能干俊俏的小媳妇。</p>

这个小媳妇两年前他去了,人家也不会嫁给他。</p>

刘月娥是被人退了亲。</p>

对方是刘家的表亲,去年考取了秀才,觉得小地主的表妹没出息,退了亲事,娶了桐庐书院山长的女儿。</p>

这姑娘就剩下了。</p>

索性家里缺人理家,她就立志说,一定要嫁一个家境好,人才也比表哥好的人家。</p>

不然不嫁了。</p>

然后,就被贾珃赶上了。</p>

贾珃去收古董,赶上刘月娥的母亲忽然发病,贾珃几把毛驴车借给人家护送病人。</p>

他一路赶车,到了医馆还给人垫了药费。</p>

一来二去的跟人家混熟了。</p>

再去收古董,就弯着路走,也要到人家里去讨茶水。</p>

然后,石梅派了贾珣的媳妇上门探话,有了口风,就请了官媒。</p>

贾珃没有父母,石梅让贾代儒的夫人六老太太出面,跟人家定下亲事。</p>

赶着在冬月初八把人迎娶进门。</p>

刘月娥可是不含糊。</p>

贾珃给了五百两银子的聘礼,她带回来六百两银子的嫁妆。</p>

这在小户人家难能可贵。</p>

有些不讲究的人家,你给一千聘礼,他能给你一百两的嫁妆。</p>

石梅看出这个小媳妇是个心气高的人。</p>

因此,腊月张氏生产之后,就让她进府帮忙。</p>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p>

贾赦又是押着辎重进京,回家过年,顺手把江南的税银给押送回来了。</p>

贾赦跑到荣庆堂请安,顺便禀告石梅,他在江南的侍妾,亦既张氏的陪嫁丫头,于腊月初八,也生了一个女儿。</p>

贾赦让石梅给取个名。</p>

石梅有些发愣。</p>

六月贾赦回京竟然没有提起这事儿?</p>

这孩子打哪儿蹦出来了?</p>

孩子都生了,家里人一点信息都不知道。</p>

石梅也没法子责备斥候,人家肯定以为贾赦会说。</p>

石梅决定隐瞒下来。</p>

反正人没回来,也叮嘱贾赦暂时隐瞒,等张氏满月再说吧。</p>

不然,张氏被一个丫头瞒着生了一个孩子,心里肯定会膈应。</p>

这个名字,石梅也交给张氏取吧。</p>

反正侍妾是张氏自己硬要给的。</p>

石梅可不掺和这个,免得坏了婆媳情分。</p>

贾赦无所谓:“又不是小子,张氏是个贤惠人……”</p>

石梅眼睛一瞪:“我懂得女人心,还是你懂?</p>

哪个女人愿意让别的女人给自己夫君生孩子?</p>

只有你们这种种……</p>

这种男人才会以为主母很高兴……</p>

算啦,不说了。</p>

总之,听我的,等过了正月再说吧,叮嘱你身边的人,谁敢多嘴多舌坏了我的事儿,杖责八十!”</p>

贾赦这才正经起来:“儿子记住了。”</p>

石梅道:“我对你这个媳妇很满意。</p>

你警觉点,护着点。</p>

你三个儿子成人成才全靠她了,可别马虎。</p>

你也说了,她很贤惠,主动给你安排侍妾。</p>

你也要对得起这份贤惠,好好表现,三句好话暖人心,哄着点,别让人寒心!”</p>

贾赦笑盈盈应了,觉得母亲太啰嗦,自个的媳妇还不知道吗,何用哄得?</p>

然后,贾赦回房,张氏顿时落泪。</p>

贾赦心里一慌,忙着上前宽慰,好听的话流水一般。</p>

不过,庶出孙女的事情,石梅没有隐瞒张老太太,请了张老太太品茶,然后说道:“那什么,赦儿那个侍妾,叫青樱的丫头,也生了个女儿。</p>

我让赦儿暂时瞒着点,等赦儿媳妇满月再说吧。</p>

男人都是不用脑子的生物,亲家你得担待点。”</p>

张老太太愣了下,却道:“丫头当初给了人,这些事情肯定想得到。</p>

再者,我们幺儿嫡子嫡女都有了,有个把庶出才是正经人家。”</p>

石梅这回对于贾赦的混蛋思维,有了正经的认识。</p>

不然,石梅会误会贾赦换芯子,成情圣了!</p>

一个人能力可以被提升,品德被塑造,骨子里的秉性不会变。</p>

贾赦好色!</p>

这一辈子改不掉了。</p>

食色性也。</p>

但愿不会色令智昏。</p>

张老太太心里有些失望。</p>

但是,却听从了石梅,对女儿得了庶女的事情保密。</p>

看见贾赦还是依然很亲密。</p>

毕竟,张家两位公子也有侍妾通房,只是没有正经的姨娘,也没有庶出的孩子。</p>

这是张家的规矩,男人四十无子,才能纳妾生子。</p>

一旦有了孩子,就只能在妻子不方便的时候,用一用通房丫头。</p>

但是,通房丫头没有生孩子的权利.</p>

这个打开头就讲清楚了。</p>

等到了岁数,通房丫头有一笔可观的陪嫁,返乡嫁人。</p>

这条家规其实很好。</p>

但是,荣府的男人未必喜欢。</p>

石梅也不做这个奢望。</p>

但求贾赦能够尊重原配,体谅原配,家庭和睦,足矣!</p>

贾赦因为石梅的耳提面命,在入宫当差之前,天天去正房正院陪伴原配嫡妻说话。</p>

然后,贾赦进宫了。</p>

石梅再见张氏,又是一个满脸红光的幸福模子。</p>

石梅逗趣迎春:“女儿打扮娘。</p>

迎儿是个好丫头,自从有了你,你母亲的面容一日一日红润,比祖母的人参燕窝还要灵验。”</p>

迎春什么也不知道,这时感觉到有人在碰触自己,以为喂奶时间到了。</p>

她闭着眼睛脑袋一偏,嘴巴张开,像个黄嘴丫子的雀儿。</p>

嘴巴一啄一啄,衔来衔去的找吃食。</p>

然后,发觉上当了,顿时委屈了,嘴巴大张,呜哩哇啦就哭了。</p>

奶娘这才敢上前来接孩子。</p>

这一次寻找奶娘,石梅摒弃了姓李的奶娘。</p>

凡是姓李,一律刷掉了。</p>

石梅觉得,只要抛开那个李婆子,凭着张氏的能力,迎春天性再懦弱。</p>

应该再没人敢私底下排揎嫡出的姑娘。</p>

然后,贾赦初六回家,再次换回来一张户部欠条,户部欠款只剩下五万了。</p>

这一回,贾赦再次交出来三万银子,入到公账。</p>

贾赦知道贾政研究自鸣钟的事情。</p>

石梅猜错了。</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