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红楼老太太 > 白家村偶遇

白家村偶遇(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白家村毕竟是乡下地方。

石梅吩咐迎春、惜春、探春、湘云、黛玉,都扮成小子,穿着一色的天青色细布儒生袍子。

石梅装扮成私塾先生,带着学生出来游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金大一听,忙着劝阻:“老太太,这个路程有点远……”

石梅道:“比香山还远?”

金大默然,香山虽远,有大老爷在附近驻扎。

万事有大老爷负责。

香山距离白家村二十里地,大老爷一时罩不到。

石梅见金大为难,便道:“出城不过三十里地,去一个时辰,玩耍一个时辰,我们到白家村不爬山,只钓鱼,吃了午餐,即刻返回,申时便能回家。”

金大静默。

他说不过,这府里没人劝得住老太太。

石梅又道:“你想想,你几个小姑奶奶,今年一过,哪里有机会再出去玩耍?大不了,你多带几个斥候?”

石梅若是愿意大张旗鼓的去,金大一点都不反对,到时候多带上几十人护卫就是。

关键老太太喜欢轻车简从。

金大知道老太太的本事,可是就怕事出万一。

老太太又不许带着老妈子,说是怕暴露了女子身份,惹人注意。

这才是金大为难之处。

偏生府里大小主子,都维护老太太,连大太太也支持老太太出游。

金大没法子,只得答应了主子。

他自己充任石梅的管家,带着八个斥候,充当车夫护院。

马车也不能用荣府的朱轮华盖车,而是用家里管事出门用的大马车。

石梅带着黛玉正坐。

迎春惜春探春湘云坐在两厢刚刚好。

后面还跟着一辆青骡车,专门拉着锅子炉子与饮食,再有钓鱼的工具,鱼竿鱼篓这些东西。

水灵生了贾兰之后,再不喜欢吃鱼了。

桃花鱼煮酸菜可是美味。

石梅从前不好意思跟水灵争嘴。

如今水灵不爱吃了,贾琏也不钓鱼了。

石梅也不好意思让贾琏为了自己口腹之欲,耽搁皇孙的学习。

今日借着踏青,正好顺便钓鱼,一饱口腹之欲。

荣府的马车虽不是橡胶轮子,却也经过了改造,比较防震。

除了车底下的伏兔用了上好的皮革,车轮也用牛皮包裹。

车厢座位都进行了皮革包装,比一般的车子防震。

坐着这样的马车不说如履平地,也算平稳。

再加上马车的速度有限,坐起来还是十分舒服。

白家村山脚,是一片望不见边际河滩溪流

迎春惜春探春这些深闺小姐,哪里见过这等一望无际的河滩,顿时高兴不已。

鹅卵石都是第一次见到。

一群丫头先在鹅卵石上奔跑。

然后,跑进细沙地区就不灵了。

迎春惜春黛玉还好些,她们身怀功夫。

探春与湘云不喜欢功夫,几乎是扑爬连天。

刚站起来就摔了。

好的是摔在砂子上并不疼。

石梅站在河边上,一边注意孩子们,免得他们跌进溪流。

一边观望坡上的村落。

这里除了河滩似曾相识,让石梅有回到现代的感觉,找不到半点前世白家村的印记。

宫殿没有了。

贤王祠也没有了。

石桥更没有了。

想来,那花岗岩的石桥,也应该是贤王祠的配套工程。

如今的白家村就是一个荒凉的小山村。

没有贤王祠,自然找不到曹雪芹的落脚点。

金大带人挖回来一篓子的鱼饵,却见石梅站在河边发愣。

不由动问:“老太太从前来过?”

石梅一笑:“很小的时候跟父亲来过,现在已经大变样了,认不出来了。”

金大闻言心头顿悟,怪得老太太坚持要来这里,原来是怀念老保龄候爷了。

昨晚,他还觉得老太太太各色呢。

京都内多少景致,光是武郡王府内,就能玩上十天半月不重景。

却原来是来祭奠老侯爷。

金大心里惭愧不已。

觉得太对不起老太太了。

金大这些斥候对于钓鱼很有心得,钓鱼台都搭建在柳荫里。

石梅招呼疯跑的迎春惜春湘云几个:“过来吧,别出了汗。”

春日要捂。

孩子们穿得比较厚实,出了汗不能及时干燥,容易生病。

春日又是一个发病的高峰期。

湘云调皮,错眼间跑到坡上农田里研究。

迎春拽着她往回走。

这个画面很熟悉。

石梅看着岸上的农田恍惚了一下,似乎回到了金陵培植甘薯的时候。

自从离开金陵,石梅很少在跟田亩打交道了。

如今农庄虽然也种植番薯。

但是,种植技术已经成熟。

农庄里三岁的孩童都会翻藤剪藤,根本不需要石梅不错眼的盯着了。

自己那时候真正是三十岁的冲劲。

一心一意研究番薯的种植,希望能够拯救百姓,也拯救荣府。

幸运的是,老天生了个漏洞,让她捡个便宜。

石梅不由笑了下,那时候,贾琏只有五岁。

一晃眼,贾琏都二十五了。

种植番薯的记忆似乎已经很久远,恍若隔世。

迎春几个来了,却发现祖母发愣。

黛玉不由摇晃石梅:“外祖母,您看什么呢?”

石梅这才惊醒。

先是一个个检查孩子们钓鱼的台子,必须是坐凳稳,脚蹬也稳。

石梅要求钓鱼蹬距离溪流二尺的距离。

并且,一个孩子一个侍卫守护。

这些都安排已定,石梅自己坐在孩子们的中间位置。

手里开始钓鱼,神识却放开,罩着孩子们。

不让孩子们离开自己的视线。

半个时辰过去,湘云早跑了,又去摘花掐柳。

探春十分羡慕,却是偷看祖母,不敢轻易动静。

迎春惜春黛玉却还是老神在在的钓鱼。

石梅心知,迎春惜春黛玉是因为打坐练习有基础。

探春湘云却觉得打坐吐呐,是尼姑干的事情。

侯门女儿就该读书习文。

这正是各人的缘法,石梅也没法子。

这般时候,石梅已经钓起十几尾的桃花鱼。

迎春惜春黛玉却只有三五条。

却是石梅往水里释放了灵力,勾引了桃花鱼前来咬钩。

若不是怕孙女们犯了疑惑,别说十几尾,百十条也钓上来了。

再者,石梅也没得那么贪心。

人留后代草留根。

这鱼儿也要留个种。

石梅觉得足够了,遂吩咐金大预备柴禾,埋锅造饭。

等野炊之后,再带着孩子们去农户人家采个风,看看人家农家的孩子,如何度过童年。

玩耍个半个时辰,也该返程了。

金大得令去埋锅造饭。

金大早在农家卖了几只一年的小公鸡,拔毛清理之后,抹了食盐佐料,用荷叶包裹了埋在灶地下。

上面架上石头,开始烧火焖饭。

石梅带着孩子们清理鱼儿。

钓鱼的时候都喜欢,清理起来都嫌弃腥臊。

石梅不准她们逃窜,让她们捡了扁薄的鹅卵石来刮鱼鳞。

石梅动手刮好三条,说道:“不需要你们多帮忙,自己钓起来的鱼儿自己刮。“

湘云就咯咯的笑:“看吧,这就是我不会钓鱼的好处。”

石梅道:“刮多少条吃多少条,不劳动不得吃。”

湘云闻言撅嘴。

姑祖母虽然疼爱她。

但是,她若是调皮,在学里不好好上学,挨了手板子。

姑祖母不仅不心疼,当晚的零食全部取消。

还要让她把没写好的字儿再写三篇。

姑祖母还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才记得住。

故而,每回偷懒少写一篇大字,最后就会被罚写三篇。

任凭你如何撒娇也不成。

后来,连最喜欢撒赖的宝玉也不敢偷懒了。

姑祖母对付宝玉最厉害的一招,就是他回家去,陪他母亲吃斋念经。

湘云其实也怕,哪一日姑祖母惩罚她,让回去跟着二婶子三婶子过日子,那就苦之不尽了。

她宁愿去碧云寺陪伴母亲念经去。

几个孩子,石梅对湘云最为宽容。

不为别的,湘云除了她没人真正疼爱。

湘云的母亲史鼏夫人如今还活着,虽然身子越来越差,只是苟延残喘。

但是,她还活着。

今年,湘云已经十岁了。

再不是襁褓父母亡故。

石梅已经尽力了。

石梅不许湘云偷懒,也是因湘云今后最大的依靠是她自己。

湘云知道姑祖母说道做到。

她喜欢吃鱼,思忖一下,老老实实卷袖子干活了。

湘云真正决定干活的时候,确实比迎春惜春都干得好三分。

湘云如今的厨艺在姐妹中算是头名。

这是石梅刻意为之。

她预备建议史鼐,给湘云找一个新科进士。

七品官儿的俸禄可是不多。

湘云跟随夫君上任,没有厨艺自然不行。

再者,在这不允许恋爱的时代,有时候,好厨艺也是吸引夫君的筹码。

石梅带着一班子孙女清理鱼鳞,远处看着,就是一大老爷们带着一群少爷在破鱼。

忽然间,石梅停住动作。

因为,石梅听到了马蹄声与车轱辘的声音。

有人来了!

石梅迅速在水里照个影儿。

为了装扮糙汉子,她今日把脸上的颜色化成小麦色儿。

然后,石梅吩咐几个孙女:“当着外人叫我石师傅。”

迎春惜春几个心下一凛,都停住了手里的活计。

她们也听见了远处的车马声响。

石梅看了下几个丫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