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红楼老太太 > 钦钦差

钦钦差(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一次儿子进宫面圣,遇到甄妃的娘家侄子甄应嘉了,他说,他姑姑姑甄妃被册封为贵妃了。他们一家子都是上京参加册封典礼,还让儿子

代问母亲好!”

石梅道:“甄贵妃?这是三级跳啊。前年你父亲倒霉,她倒是借着东风封妃了。这才三年又册封贵妃了?三年前她是救驾有功挡在陛下面前,这又立了什么功勋?这些日子没听说哪里有动静啊?”

贾赦有些想笑,哪能年年有人逼宫呢?却是忍住了:“听敬大哥的意思,说是甄妃老蚌生珠,三十八岁高龄终于怀孕了,结果被十九皇子养得一只细犬给惊吓跌倒,流产了。

甄妃血崩,差点没救回来。

陛下在她生死存亡的当口,册封她为贵妃,以为她活不成了,不想,她又活回来了。“

十九皇子?

石梅思忖片刻,问道:“成嫔的儿子?”

贾赦道:“正是他,今年才五岁了,是陛下的老来子,说来也奇怪,人家小孩都养的小京巴,他偏生喜欢细犬,偏生陛下对这个儿子却是疼爱的紧。竟然答应了。因此闯了祸!”

老来子!

甄贵妃的孩子虽然掉了,却证明陛下雄风依然。

六十岁的人还能让女人怀孕,怪得这般兴头。

贾赦这时忽然压低声音:“我听敬大哥说,甄家那个在废太子府做庶妃的女儿暴毙了。甄家人一是上京庆贺,二是陛下开恩,让他们悄悄安葬那位死在禁所的女儿。”

石梅心中一动:“你敬大哥如何得知?”

贾赦道:“甄家上京拜访过宁府,应该是甄家人自己说的。”

又道:“敬大哥的孙子有名字了,叫蓉哥儿,半岁了,儿子还抱了抱,长得不错!就是敬大哥见不得珍儿,动辄责骂!”

石梅颔首:“你敬大哥在礼部当差,儿子却出了那样的丑事,他脸上如何挂得住,心气能好就怪了。”

贾赦说道:“敬大哥已经辞了吏部的官职了,如今在兵部挂个将军的虚职,只领俸禄不做事,成天除了去兵部点卯,就是在家合着一般文人墨客吟诗作赋。”

石梅甚是讶异:“怎么没听说呢?”

贾赦道:“敬大哥只说自己没脸,敬大嫂子三天两头生病,珍哥儿的媳妇也不是个能当家主事的,如今宁府的中馈竟然是敬大哥自己在打理。”

石梅道:“这就是媳妇没娶好的严重后果。说到这里,我倒想起一事,王子腾如今在京都地位如何?”

贾赦道:“他如今混得好得很,陛下动脚就有他,视察京畿,巡查仓储,哪哪儿都有他。成了香饽饽了。

儿子回去碰见他好几回,他倒是热情,说要给儿子摆酒接风,我怕吃酒误事,都推辞了。”

石梅道:“这就有些麻烦了,你二弟呀跟他媳妇过不下去了,要休妻,我好说歹说,这才拦下了。等到回京,跟王家商议吧。”

贾赦道惊讶了:“二弟一直很忍耐,怎么忽然就不能忍了?”

石梅遂把王氏出卖荣府消息的事情说了:“就在我找你们兄弟商议上京祝寿那一晚的事情,你二弟告诉了王氏,他转头就给王子腾写信,并准备用王家鸽哨,让王子腾抢在你们前头献出番薯。我怕耽搁你们的行程,就压下了没告诉你!”

“真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真是留不得了!”

不过,贾赦比贾政靠谱,又道:“这个时候可以晾着王氏,却不能跟王家翻车啊,时机不对。总要等到我们府里的爵位落定。那时候,随便二弟如何,休就休吧,再给他找个好的。二弟的人才,十八岁的姑娘还不是随便找!”

石梅道:“你二弟是没问题了,可珠儿怎么办啊,那样聪敏乖巧的孩子,我实在不忍心珠儿受牵连!”

贾赦道:“这有什么呢,二弟休了她,珠儿照样是嫡子啊,大不了我辅持他成家立业就是了,算上他媳妇,也不过多摆两双筷子罢了。

儿子这回回去将那些个混吃等死的奸滑之徒都放了,母亲房里没动,祖父祖母手里投奔的奴婢,这回走的最多。

他们手里的钱攒的足够了,走的时候都是大包小包。

而今府里的奴婢下余不到百人,后街都空置了一半房舍。”

石梅讶异:“还有这么多?”

贾赦道:“主要是孩子多了,真正能当差的人,大约五十几人吧。

您安心,留下的都是年轻力壮的人。那么大的府邸,没有人气也不成啊!”

石梅一想这话也对,房子太空,人气不足,容易招惹非人类!

石梅又道:“我让你上折子请求修整府门的事情礼部怎么答复?”

贾赦道:“折子被陛下留中了,儿子临走也没有结果。”

石梅道:“这也好,等回京袭爵之后,你再上折子请旨吧!”

贾赦道:“父亲虽然不在了,您可还是超品诰命,国公夫人,这门楼不修也说得过去。”

石梅道:“高门也好矮门也好,我拢共也不过需要八尺见方一张床,我摆在哪儿都是睡,干什么不堂堂正正,却要腆着脸?

家中的顶梁柱走了,我们脊梁却不能弯了。该我们的东西,我们自己努力争取,不该我们的东西,你就是卑躬屈膝,人家也不一定会给!”

贾赦一见母亲脸色凝重,瞒着作揖:“儿子领教了。”

石梅道:“明日的时辰可定好了?”

贾赦道:“定了巳时开挖,我们估计卯正就要起床,前往周家村等候!”

石梅道:“你明儿带着政儿珠儿琏儿几个去钦差行辕等候,与钦差们一路,我与你媳妇你四妹妹先去周家村。”

贾赦忙问:“周家村的一切都妥当吗?”

石梅道:“没问题,自从进了六月,贾玫就加强了夜间巡逻,就怕有人偷盗。

今年的流民实在太多了,我们在城外的粥棚,一天两千斤的大米,只能维持半日。

亏得后来史家、杨家、王家、薛家,周家,罗家这些大户人家都参加进来。

不然,光靠我们一家,早就维持不下去了。

这还不到两月,库房这两年库存的粮食都快空了。我已经派人前往东省地筹粮去了。先救急再说。说好的施粥三月,不能半途而废。”

贾赦道:“府台衙门的脸皮真是太厚了,说什么灾民不属于金陵府,不能开仓放粮。竟然把救灾的事情全部推给百姓,出了政绩他领。他除了驱赶灾民,除了空口许诺,还做过什么呢?

一件实事没有。

他若是支起了粥棚,我们家的粥棚压力自然减轻。”

石梅道:“算啦,为人不做官做官是一班,做官的都要政绩支撑,咱们要理解,几万斤米我们还舍得起,权当是与他结个善缘吧。

这个知府也还不错,号召府衙官员捐赠一年的俸禄,维持秩序,不许街上粮商哄抬价格。还有,他自己出资,给我们赈灾的人家每家送了一块乐善好施的牌匾。鸡翅木,还不错!”

贾赦见他娘说的云淡风轻,似乎不在乎吃亏的事情,也就不再诋毁金陵府了。

母子们又说了些京都趣闻,石梅就打发贾赦回去了:“回去早些歇着吧,明儿还要早起,告诉你媳妇,晚上不必过来请安了。”

傍晚,贾珠贾琏下学,依然回到荣庆堂。

石梅准备三套天青色绣

竹枝的儒生袍,一个个给孙子们装扮起来。

贾珠贾琏贾琮三个一拍,一色的儒生袍,一样儒生巾。手握一把山水图案的小折扇。

石梅一招手:“走几步!”

三人整齐划一的躬身行礼:“谨遵祖母训教!”

然后,三个人抬头挺胸,摇摇摆摆的迈着方步,有模有样。

三个人一样的黑眸如玉,唇红齿白,眉眼如画。

石梅爱的不行,笑问贾敏:“看我把你侄子们打扮的怎么样,好看吗?”

贾敏看着三个俊俏的侄子,也爱得慌:“这是水家这么有福气啊,竟然生出这样一群俊俏的小书生?”

然后,给元春穿戴淑女裙,扎包包头,元春就不干了。

抱着胳膊,扁着嘴,不愿意换衣衫。

石梅不免疑惑:“怎么啦,那日挑选料子,元儿不是说很喜欢玫瑰红吗?怎么今日不喜欢了?不要紧,还有一套枇杷黄也不错。”

元春扁嘴委屈得很:“不要!”

贾敏看她盯着贾琮,顿悟:“元儿要什么,告诉姑姑!”

元春手指贾琮:“琮儿怎么就有儒生袍,我比他还大几个月呢?”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新电脑版,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