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2 / 2)
次日。
徐全带着禁军,在南城门口一勒马绳,对着巡城的将士一通排查,没问出个什么名堂来,只好先令下头留意着,再溜达到北城门口时,徐全一看不是自己手底下的人,更像是城防营的,心下已有了较量,这番计策下来,是只鸟儿也插翅难逃了。
不过百密必有一疏,徐全给苏起提了一句,不如再拨人去国子监那条街上守着,也不知苏起有没有听的进去,看苏起的模样,徐全是没瞧的出来他是个什么态度,徐全又哪儿知道,孟府早就布过某人亲信呢。
*
却说宝缨醒来以后。
她是被晃悠醒的,眼前伸来一只黑不溜秋的手,对她道:“小兄弟,看你这一路上不搭理大伙儿,好歹喝口水。”
宝缨接过,并没有喝。
周遭生了火堆,宝缨身处的地方像是一方马棚。
她初时害怕,细听身侧传来鼾声,再看……马棚里蹲着的,躺着的,要么就是站在外头说话的,一共约有七八人,连她在内,不能再寒酸了。
宝缨用手试了试,才发觉脸上的泥泞已干了结成团,连脖颈上都沾上一些,发丝虽凌乱了些,身上乍看灰败的衣裳却还算齐整。给宝缨递水囊的小兄弟个头很矮,宝缨以为他是蹲着的,一看他站直了才半大个人高,才试着和他说起话。
小矮人对她道:“你也是老爷重金聘过来的?想必你应有过人之处,就像我一样,这里人人都当我为弱小,殊不知我从小在少林习武……”说着小矮人揭下帽门,给宝缨看了一眼,便重新戴好,“看到没?”
“……你是出家人?”宝缨尽量压着声音和他说。
小矮人嘿嘿一笑:“出家人谈不上,算半个俗家弟子。”
宝缨渴的难受,忍住没有动手里的水囊,在夜色里看清他花白眉须,才想起来问道:“你今昔是个什么年岁了?”
小矮人哼一声道:“老夫比你年长许多啦。”
宝缨才看清楚他是直不起腰,以致于身形看着矮,应是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可面目还算精神。
“你可别小看老夫。”小矮人道,“到时摘了那狗贼的脑袋,我若有幸拿到赏金,也可分你一两钱。”
宝缨听的一头雾水,秉持着说多错多的原则,她没有问,而是等着对方能说多少。
宝缨又听他说现在出了京都地界,快到昌洲。亏他一时好心肠,以为宝缨这小胳膊细腿的,长年吃不上一口饭,才来做这刀尖舔血的生意,将宝缨捎带了出来,不然宝缨早被当累赘扔下了。
宝缨心想,她巴不得被扔下。
自己这是上了什么贼船啊?
就这么捱到天亮时,不远处客栈里有一行人出来,嚷嚷着什么启程。
宝缨身侧这一伙人唯命是从的跟上去。
被带到一处偏僻荒滩前,宝缨总算听出来了,听为首的被称呼一声李老爷,说什么生意勾当,做的也是见不得光的买卖,说这样的话手笔,摆明这是在给他们买命钱。
“快跳啊!”小矮人一推宝缨,力道出奇的大,“还愣着干什么?”
宝缨险些真被他推进去。
“做什么?”
小矮人道:“咱们得潜过去,青天白日得走官道不成?只等一声令下,咱们再……”
“……我不会水。”宝缨欲哭无泪。
她一心想躲,脚下一打滑。
宝缨急慌慌的抓住手边荆棘,她手上经不起半刻的划刺,强忍着才没有叫出声,就这么失足落进了不见底的背坡下。
小矮人惊叹一声,却也没有再伸手拉她,嘴里啐骂了一句不争气的小辈之类的,转头一头栽进荒滩,身轻如燕。
这日的余晖很淡,夜色来的很迟。宝缨舔了舔干涸的唇,她找了处背坡下的僻静地躲好,还真是她命大,行走都自如,没有受什么大伤,就是手心划开一道道血淋淋的口子,看着很是渗人罢了。
只是不该如何上去才是。
到夜半时,宝缨接了一捧枝叶上的露珠,润了润唇,她身上还有用帕子裹好的马蹄糕,是她在蕖园临走前起意带走的。
睡的半梦半醒间,宝缨听到四下的动静,惊醒了。她紧抱着臂,直到瞧见探腰朝她望进来的近在咫尺一张脸,眉峰倨冷,分明与她很是相熟。
不是苏起还有谁?
倒真是天神下凡一般,只为救她。不过在宝缨看来,苏起的神情更像是顺手而之,行事间无意撞见她这个故人似的。总之宝缨待他绝生不出一星半点的感激之情。
苏起俯身,再等宝缨有了微弱神志后,她已被他径直拦腰抱进马车里。
兜兜转转,她又同他到了一处,被接回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