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2 / 2)
孟老太太等到她惜字如金的回答,哼一声:“我能画柳叶眉么?这不是让人看我不服老的笑话?挑挑拣拣的,到头来娶进门这么个人,汪氏连个眉都画不好,还指望她管家主事?”
宝缨道:“您老人家画什么眉都好看,人啊,主要看通身的气质。祖母您就是太较真了,犯不着和晚辈置气,气坏了身子画眉就不好看了。”
从永禄堂回来,夜色沉了,麻衣揉了揉惺忪的眼,一看棉衣跟着姑娘回来了,上前道:“姑娘回来啦,奴婢伺候您沐浴。”
棉衣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她,进去净室一瞧,木桶里的水凉的彻底。
*
宝缨第二日清晨便起了。
陪孟老太太用了膳,孟老太太指了指眼下乌青,对宝缨道:“我昨儿气的一夜没睡好。”
“糖醋溜的莴笋丝,去火。”宝缨用公筷给她挟菜。
孟老太太道:“我这儿都胖了一圈,知道你嘴甜,少来哄我。你说说看,昨日还眼巴巴来陪我用膳,你也是瞧见的,对我处处赔小心。”
孟老太太三句话不离汪氏。
宝缨哄老人家用完膳,孟老太太非要留她下五连棋,宝缨最后输得连腕上镯子都给出去了。
孟老太太笑眯眯的道:“若是大娘子在,正好能玩牌九。你我祖孙连手,杀她个片甲不留。”
宝缨将棋子黑白分明的收揽起来:“大娘子今日会在府上办茶会,京里不少女眷要来,姑母不是给您送了瑶山甜茶么?祖母您将这茶拿出来,要叫旁人好羡慕了。”
孟老太太道自己绝不会去:“大娘子没着人来请我,我去凑什么热闹?”
等宝缨收起棋盘,孟老太太在梳妆镜前新套了个扳指,道:“我去瞧一瞧。”
宝缨回客厢院更衣,命麻衣翻出一只压箱底的风筝,棉衣不解:“大娘子茶会,姑娘不去吗?”
“大娘子办过这么多茶会,姑娘几时去过了?”麻衣耿直道。
“我们去园子里放风筝。”宝缨道。
“姑娘说亲这么大的事儿,老爷不过问,大娘子不问,老太太也没问,真是稀奇。”棉衣百思不得其解的犯起嘀咕,跟上宝缨去了园子。
府上园子是新俢的。
一丛蝴蝶兰茂然而生,静雅的白,秀气的粉。宝缨手里的纸风筝在风中划落,她上前,矮身捡起。
麻衣提议:“姑娘你跑两步,不如换奴婢来放,今儿这风太作怪。”
风筝迟迟不能乘风疾上。
宝缨慢悠悠的拉着风筝线,棉衣和麻衣在后面干着急,一会儿说往左拉,一会儿说得松线,宝缨一概没搭理。
风筝卡在不远处的一枝树桠上。
枯木逢春的老樟木,绿叶稀疏。
宝缨拿指节一寸寸量着手里线,将一捆线徐徐卷出,风筝从树上落下来。
麻衣看愣了:“我、我以为得喊小厮来爬树了。”
“不。”宝缨道,“自古以来,佳人的风筝挂树上,都会凭空出来个书生来捡,生出一段良缘。”
棉衣一听这话就来劲了,拽着麻衣说个没完,二人回过神,宝缨不见了,才想起宝缨留下一句“我去捡风筝”便走了。棉衣二人循着树桠方向追去,临着一处背坡。
宝缨捧着一纸风筝,跪坐在一块平滑的假石上,琼鼻泛红,菱唇微张。宝缨揉了揉脚踝,蹙眉道:“糟了。下月初一选秀,我定是去不成了。”
宝缨崴到脚,在府中将养了几日。
选秀定在三月初一,宝缨没有如期进宫。她伏在案上,抄完最后一帖佛经,正好赶上永禄堂派婆子来取,婆子前脚走了,来了个不速之客。
大娘子汪氏一进屋,道:“都出去。”
棉衣和麻衣相视一眼,棉衣道:“姑娘前些天行动不便,却也及时去给大娘子请了安,不知……”
“怎么?是不是巴不得你家姑娘嫁了人,你就不认我这个主母了?”汪氏皮笑肉不笑的。
等下人一走,汪氏取过案上的茶盏,掀开,朝宝缨泼去。
茶沫子从宝缨脸上浸到她的衣襟里,宝缨拿帕子擦拭着,砰的跪下:“我若做错了事,惹了大娘子不高兴……”
汪氏气的将茶杯摔在地上,不放心的看了眼被带上的门扇,自问苦口婆心的问她:“我这些年待你什么样?孟家这些年待你什么样?将你打小儿接进府第一天,我不曾苛待过你,是苦了你穿还是吃?我孟家不是高官显赫,却是我孟家一手栽培你,不然你以为你还有命活么?”
宝缨不是什么孟家小幺女。
宝缨压根不姓孟。
可是宝缨想好好过日子的。
“主君是个直肠子的人,书读的太多,一肚子的仁义道德,不懂变通。你本家那年做出那样大逆不道的事,株连九族,谁敢和你家有牵连?是我家主君看在同窗情谊上,费大力气捡回你这条命。”汪氏追悔莫及的提起旧事,“我说将你当成丫鬟女使养着就好,再给你找个好人家配出去,主君给了你千金身份,你还有什么不满?”
“大娘子的恩情……孟家列祖列宗的大恩。我都记着的。”宝缨不想嫁了,想说什么却哆嗦着说不出口。
“老太太老糊涂了,你呢?去嘉兴待三年回来,你也要学老太太作幺蛾子?你身上穿的一针一线,凡是你能睁眼看到的,都是我孟家给你的!”汪氏也是做女人的,对宝缨,自己从来没有磋磨过她。
汪氏问心无愧,要做孟家的正头大娘子,孟家的荣辱是首要,入皇门这条路是孟贵妃走过的,皇子娶正妻娶高门贵女,娶的是背后的家族势力,孟家没有这份攀高枝的家世,汪氏也舍不得自己的嫡亲女儿吃这个苦,孟贵妃就是最好的例子,表面上看着万千宠爱,到底只是妾。
上回是太子侧妃,不想太子身子骨不健朗出了差错。这回是静王好不容易动了娶续弦的心思,机不可失。宝缨的命是孟家给的,日后也会好拿捏。
*
次日天明。
静王府由管事送进孟府黄金一百石,绢二百匹、海味三牲、大雁一双、兽皮一张。
另有一簿“两姓联姻、结为连理”的红帖,上书生辰八字,一面是静王,另一面是宝缨,将于五月初五大婚,用红纸黑字写着。
汪氏在前厅过目了一遍聘礼单子,递了庚谱出去,心里悬了小半辈子的石头终于落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