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部第十章大反击(1 / 2)
阿托密一边手扶在刀柄上一边朝着众士兵冷酷地大喊道:“士兵们,白天的时候我已经跟你们讲过形势了,现在大相大人和贡布将军已经控制了王宫,达普寺大人的部族也已经全部武装起来了,你们该知道,大相大人的部族是整个泰昂达则城最大的部族,既然大相大人已经决定了要接替赤穹,那赤穹和格桑拉姆就绝对已经没有了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现在他们又来作乱,不过是想垂死挣扎而已,你们难道还真的想给他们殉葬吗?”
听了阿托密这话,很多士兵又有些嘀咕。
方落雁连忙看了巴珠一眼。
巴珠立刻跳上高台道:“孩子们,赤穹大王在的时候是怎么对我们的?每个部族都大发展,从来没有偏倚之说,可达普寺是什么样的人?他要是真的登上了大王的位子,那他还会容得下我们的发展吗?将来,泰昂达则城就会只有一个部族,达普寺的部族,这样的以后,你们能接受吗?”
“胡说!大相大人不是那样的人……”阿托密连忙叫道。
巴珠却冷笑道:“原先大相大人是什么样的人,大家还都不知道,但现在大相大人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知道了,为了对付我们,居然去卑鄙的绑架我们的亲人,孩子们,我巴珠就站在这里,你们是相信我,还是相信那个达普寺?”
众士兵又立刻纠结起来,终于有人大声的道:“将军,这些年大王对我们都不错,你又是我们的族长,我们自然跟着你!”
“不错!跟着将军!跟着将军!”众人的呼声又一浪高起一浪来,整个军营的人都已经起来,缓缓地朝着这里聚集过来。
阿托密一见不妙,连忙大声威胁道:“慢着!各位弟兄,你们就是忠于赤穹,但是赤穹早已经在大相手里,你们要是作乱,就不怕大相杀了他吗?”
巴珠便冷笑道:“那能怎么样?我们要是哀求的话,你们会放人吗?”
阿托密忍无可忍,突然对着身后的卫队道:“大家上,只要杀了巴珠和公主,他们就再也翻不起什么浪来了!”又朝着身前的众士兵道:“大家闪开!我们只杀巴珠和拉姆,谁要是闪开了,事后我阿托密一定奏明大相论功行赏,谁要是不闪开,今天,就别怪我阿托密心狠手辣了!冲!”
阿托密和手下的这三百人知道要是不把巴珠和公主杀掉夺回主动权,今天肯定是要死在这里了,所以,三百人爆发出了无穷的战意,一冲之下,将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巴珠的士兵冲的一愣,稍稍迟疑一下,已经有十几个士兵被砍倒在路上。
人群一下子便炸散了开来,阿托密便带着三百人红着眼睛向看台扑来。
方落雁看见阿托密带着人凶神恶煞一般的杀来,知道这是阿托密临死之前的绝命一击,杀的了自己这些人,他活,杀不了,他死,所以他的进攻是无比的凶猛。
但这也同样是公主争取巴珠军队军心的关键一战,自己等人被阿托密击败了、杀了,那这些人很可能再次反水,但要是自己等人干净利落的击败了阿托密,那这五千人马就会彻底坚定立场,成为拉姆最忠诚的手下,只有那样,王爷和王妃才能有可能被救,整个泰昂达则城才会有希望!
所以,方落雁没有一点儿犹豫,一个箭步就冲到了台下,双手拔刀,脚步急踏,比阿托密还勇猛的就冲了上去——狭路相逢勇者胜,即千军万马,吾独往矣!
拉姆、多吉、强巴、索朗、黑狐五人、央拉等人早已经与方落雁同生共死过一回或者几回,哪还不明白他的心意?一声断喝,十几个人也同时拔出长刀,在方落雁身后一往无前地向前冲去。
于是,就在巴珠的惊讶声里,就在数千尚没有太大斗志的士兵惊骇的眼光里,十几个人与三百人的洪流狠狠地撞在一起!
当!最前锋的方落雁与对手最前锋的阿托密狠狠的撞在了一起,横刀相交,方落雁力大,将阿托密整个上半身震的当场就是一麻,方落雁抬脚,一脚就将阿托密踹个趔趄,却不跟他纠缠,将他让给了随后赶来的多吉,方落雁旋身拧步上前,横刀所过之处,两个阿托密的护卫应刀而倒,紧接着,两柄刀同时砍来,方落雁不闪不避,两刀分别砍在他的左右双肩上,方落雁恍如未觉,旋身出刀,两个人胸腹洞开,鲜血溅开,方落雁一声大吼,长刀下劈,又正中一个护卫,将他险些劈成两半,阿托密的护卫这才大惊失色,汹涌的冲击浪潮立马一顿,硬生生的被方落雁遏止在高台之前,冲击之势顿减。
巴珠的手下和阿托密的手下几乎同时地惊骇地看着如虎一般挡在冲击路线上,将阿托密队伍的冲击之势悍勇之心彻底瓦解的方落雁,同时张开了嘴巴,大声地呼喊道:“战神!”
巴珠先反应过来,突然也抽出了长刀大呼道:“这是上天派了战神来帮助我们,达普寺必败,公主必胜,大家杀呀——”
身后无数的士兵被方落雁鼓舞了士气,同时大喊一声,拔出长刀,一起向阿托密的士兵们杀来。
阿托密一听巴珠的士兵们的呼喊声,就知道今天已经彻底败了,知道自己已经是必死,突然舍弃了多吉,任由多吉挥刀向自己的背部劈下,自己却拼尽全力,疯狂的一刀劈向身边与自己士兵搏斗的拉姆叫道:“拉姆,我活不了,那大家就都一起去死吧!”
多吉大惊,长刀狠狠劈下,在阿托密背上辟出一道恐怖的伤口,但阿托密却恍如未觉,面目狰狞地依旧向格桑拉姆挥刀劈下。
拉姆正自与那名护卫对战,没想到阿托密突然舍却了生死丧心病狂地向自己杀来,不由大惊,一时反应不及,眼见长刀就要搂头劈下,格桑拉姆不由亡魂大冒,所有的人都不由亡魂大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