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 第310章 二战风云-【德国-德国的失误-军事方面-1】

第310章 二战风云-【德国-德国的失误-军事方面-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若有所思地说道:“看看,英格兰这一点做得就比德国好。”

扶苏站在一旁,顺着秦始皇的视线望去,不解地问道:“父皇,您的意思是?”

秦始皇微微一笑,解释道:“英格兰人真狠啊,前几天还是盟友呢,现在却毫不犹豫地对维希法国动手。”

扶苏恍然大悟,点头道:“不过,父皇,他们这样做,维希法国不就彻底被推到对立面了吗?”

秦始皇思考片刻,然后说道:“那你说说看,要是你会如何反击?”

扶苏想了想,无奈地说:“这确实是个问题,维希法国在这种情况下,似乎真的没有太多办法。”

秦始皇笑了笑,继续说道:“没错,海军不行,你们还能飞过来不成?尽管德国不太可能利用到这一点,但万一呢,毕竟只要有利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至于矛盾,那是战后的事情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英格兰的这一招还是相当明智的。”

扶苏听了,心中暗自佩服,说道:“儿臣明白了。”

【第五】

【当然,想得到法兰西海军这种骑墙派的帮助可谓是难如登天,所以德国还得靠自己,于是德国发动了不列颠空战,但德国完全忽视了英格兰的秘密武器-雷达】

【那么,雷达究竟有什么用处呢】

【简单来说,雷达就像是一双能够洞察千里的眼睛,它能够为英格兰空军提供精确的德军入侵情报】

【通过雷达,英格兰空军可以及时掌握德军飞机的方位、高度和速度等关键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御和反击】

明朝

太子一脸疑惑地看着朱棣,说道:“父皇,这岂不是就像给德国蒙上眼睛让他们去打仗一样吗?”

朱棣微微一笑,解释道:“是啊,这或许就是那些老牌国家的实力所在。他们有足够的技术储备,而且,不要忘记这场战争是在英格兰的上空进行的。”

【然而,由于德国缺乏对英国雷达的了解和重视,德国的飞机在进入英格兰领空时,就如同无头苍蝇一般,被英格兰空军轻易地分散截击】

【原本德国在飞机数量和性能上拥有两倍于英格兰的优势,但由于这种分散截击的战术,使得德国的优势被大大抵消】

【不仅如此,英格兰还因为德国误炸伦敦,轰炸了德国首都柏林】

【这一举动激怒了xtL,他执意要对英格兰进行报复,于是下令轰炸伦敦】

明朝

太子说:“父皇,那轰炸首都,好像作用更大吧。毕竟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一旦被摧毁,必然会引起巨大的混乱和恐慌。”

朱棣摇了摇头,回答道:“不一定,在这个天幕界面的时代,首都的政治意义已经远超其实际的战略价值了。因此,与其去轰炸首都,倒不如将目标对准他们的生产工厂。”

太子听后,不禁叹息道:“可惜了啊。”

【然而,这一决定却让德国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局面】

【最终,德国因为损失过大被迫放弃,不列颠空战中德国彻底失败】

【第六】

【北非战场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那么这个战场的存在本身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问号】

【即使它能够勉强维持,也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

【且不说像毒疮一样难以处理的马耳他岛,单就隆美尔后来大放异彩的班加西和托布鲁克这两个地方而言,实际上它们都是意呆利人在战争中拱手让给英军的地盘】

【而隆美尔从始至终都在为意呆利人收复这些失去的土地】

【假如能够让隆美尔在埃及边境地区直接接手北非之战,那么这场战争的结局或许会不一样】

【第七】

【要不要这样打苏联】

【要知道,自从不列颠空战失利之后,德国就无限期地推迟了海狮计划】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将领都不会在没有绝对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贸然将部队送到敌人的滩头阵地】

【而且,德国当时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渡轮来运送大量的军队和装备渡过英吉利海峡】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想要登陆英格兰难如登天,这也成为了德国最终被英格兰反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国

曹操面色凝重地说道:“你们就不要看隆美尔了,让他提前接手北非,这明显是不可能的。而这一条可是暴露出了挪威一战的问题,尤其是海军方面的问题,更是要命!”

他顿了顿,接着道:“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有水,那周瑜又能算得了什么呢?论将领之才,孤自信绝不比他逊色!”

荀攸在一旁附和道:“丞相所言甚是。然而,如今局势如此,或许也该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曹操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没错,的确该有个了断了。”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德国做出了一个看似明智的选择——攻击苏联】

【在德国人的眼中,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内消灭苏联,然后在陆地上对英格兰形成巨大的压力,挤压其生存空间】

【到那个时候,英格兰恐怕就算不想投降也不行了】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德国不仅未能如愿以偿地迅速攻下苏联,反而陷入了双线作战的困境】

【这使得德国的兵力和资源被分散,战争局势逐渐陷入僵局】

明朝

朱棣道:“这想法倒是不错,只要攻打苏联的速度足够快,便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太子却摇头叹息道:“只可惜,最终还是打成了消耗战,进而演变成了双线战争。”

朱棣眉头微皱,无奈地说:“是啊,而且还是那种无法迅速决出胜负的战争。之前那么艰难的情况下,英格兰都没有选择议和,如今,自然更是不可能了。”

太子深表赞同:“德国如今已然踏入了失败的边缘,这是不争的事实。”

朱棣沉默片刻,最终也只能慨叹一声:“可惜啊,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