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金花笺(1 / 2)
花萼相辉楼,这里已经冷清将近一年了。
事实上,因为李琩登基之后没有来过兴庆宫,整个兴庆宫当下都非常的冷清。
杨玉环除了花萼楼之外,唯一的去处就是龙池,身边的侍女从最初的成群结队,到眼下,也只剩下四个了。
她重新换上了道袍装束,外裹素服,变得少言寡语,似乎任何事物都无法再博她一笑,她已经预见到,自己的后半生,将会在无比凄凉的日子中度过。
她很想找杨玉瑶她们说说话,但是需要请示皇后,她不愿意开这个口,因为她永远都不会对郭淑低头的。
但是杨玉瑶在第三次入宫之后,从李琩那里获得了审批,得以从大明宫走夹城入兴庆宫,然后再返回大明宫,从大明宫出城。
因为兴庆宫的宫门,已经很久没有打开过了。
“你说什么大姐她们已经离京了”杨玉环神情呆滞的坐在阁楼上,一时间难以消化这一消息。
杨玉瑶叹息道:
“陛下已经是仁至义尽,能让她们离开,这也是为她们好,若是继续留在京师,当今皇后早晚不会放过她们,不过你放心,我都安顿好了,她们都回了蒲州老家,杨洄也担保,不会有人再追究咱们了。”
杨玉环听罢,眼帘合上,两滴眼泪滑落下来:
“你为什么不走”
杨玉瑶淡淡道:“皇后不会动我的,有陛下护佑着我。”
“他为什么要护你”杨玉环睁目道。
杨玉瑶叹息一声:“事到如今,也不瞒你了,我跟陛下之间的感情,并非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杨玉环愣住了,也自然读懂了姐姐这句话,目瞪口呆道:
“你怎么敢的那是你妹夫。”
杨玉瑶顿时挑眉道:
“你怎么有脸说我的当年你若抵死不从,圣人又能如何你将人家害成那样,沦为天下笑柄,正因如此,我才想着弥补,故而走的是太近了些,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杨玉环被这句话给问住了,一时陷入发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她当年没有想过会这么复杂,圣人让她度牒女冠为太后祈福,她只当事实真的如此,直到入了太真观之后,圣人频繁来见她,那时候,她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后来,随着与圣人相处久了,她渐渐的也便沉沦了进去
半晌后,
“是我对不起他,我欠他的,下辈子还吧,”杨玉环顿时掩面垂泣,说她对李琩毫无感情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发妻,寿王李琩是她的第一个男人。
两人当年要是早早有了孩子,度牒这件事就不可能成行,至少在她看来,有了孩子,圣人就不会再夺走她。
“他有跟你提及我吗”杨玉环突然问道。
杨玉瑶蹙眉道:“你在想什么呢他怎么可能还会提起你这么说吧,陛下若是对你念念不忘,你唯有死路一条,郭淑不会放过你的。”
“她现在也不会放过我,我在等着她呢,”杨玉环面无表情道。
杨玉瑶顿时骇然:“你什么意思你察觉到些什么”
杨玉环苦笑点了点头:
“这一年来,兴庆宫的奴婢一直在更换,渐渐的都换成我从未见过的生面孔,不会是十八郎做的,只能是郭四娘,我活着一天,她一天不得安稳,就因为她不是十八郎的第一任妻子,她是无法容忍这一点的,只有我死了,她心里才舒坦。”
杨玉瑶瞬间面无血色:“不会的,她不会乱来的,你终究还是太妃,她不敢对你下手。”
杨玉环凄然一笑:
“还记得小时候那位道士给我算命吗命途多舛,天意弄人,富贵荣华不过昙花一现,后来成为贵妃,一个叫王皎道士也给我看过相,他只给我留了四个字:见白绫死。”
说罢,杨玉环指着阁楼内道:
“你看这满楼的白幔,我的死期可不就是到了吗”
勤政楼与花萼楼,因为是李隆基生前最喜欢的地方,所以这里设置有牌位,素缟白幔也都没有撤掉。
杨玉瑶沉声道:“玄都观王皎,我认识此人,此人之术不可信,他还说能给牛仙客续命呢,牛仙客不照样死了吗你不要信他。”
嘴上劝妹妹不要信,其实杨玉瑶已经开始担惊受怕了,因为她也找过王皎几次,觉得对方的相术还是挺厉害的。
她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安慰妹妹罢了。
杨玉环惨然一笑:
“也许是真,也许是假,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你记得帮我告诉十八郎,来世当牛做马、结草衔环,以弥补我今生对他的亏欠。”
“你不要说这样的话,”杨玉瑶也哭了:
“十八郎是不会害你的,他心软,你比我更清楚。”
杨玉环没有再继续谈论这件事,而是与杨玉瑶回忆起了小时候,回忆她们姐妹当年寄人篱下的日子,所有的回忆都仿佛是在交代后事,这让杨玉瑶的心情更加沉重。
傍晚时分,杨玉瑶经夹城返回大明宫,然后从那里离开皇城。
而郭淑,已经在兴庆宫等了整整一天了。
一名宫女正在详尽的向郭淑汇报情况,杨氏姐妹聊天的时候,那名宫女其实一直在楼下偷听,虽然没有听全,但也听了一个大概。
郭淑点了点头,挥手令宫女退下。
在她身后,大哥左羽林中郎将郭曜小声道:
“不能留着了,这个杨三娘恐会寻陛下求情,她今日能见太妃,保不准将来还能见,若是被她说服陛下,你再动手就晚了。”
二哥郭旰也道:“六叔不是早早将遗书给她写好了吗不要犹豫了。”
郭淑双目一眯,缓缓起身。
她确实已经动了杀心,本来还犹豫该怎么收拾对方,结果今天杨玉瑶竟然来了,而且还是陛下允许的。
也就是说,杨玉环当下已经有了可以与外界联络的渠道,时间一久,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万一陛下真的心软,令其出家,自己就不能再动手了,否则便是违逆丈夫。
只见郭淑双拳一握,带着两个哥哥朝着花萼楼去了。
二楼,烛光下,杨玉环依然在抚摸她那件心爱的琵琶。
这时候,突然一名陌生的宫女登楼,在她的四名随身女婢耳边嘀咕了几句,四名侍女随即看了她一眼,然后低下头离开。
片刻后,杨玉环听到了登楼的脚步声,于是她缓缓起身,目光警惕看向楼梯口。
既意外,也不意外,她看到了近一年来最常出现在她噩梦中的那张脸庞。
杨玉环忍不住苦笑一声,重新抱着琵琶坐下,十指轻动,开始弹奏起来。
“太妃好心情,琴艺之佳,也算是本宫生平仅见了,可惜终是小艺,”郭淑的警惕心非常重,目光一直在楼内游视。
她是第二次进入花萼楼,从前只是跟丈夫来过一次,但是那一次,目光没有敢乱看。
此番旧地重游,只觉花萼楼内的布置装饰,堪称绝佳,一雕一木皆为精品。
而杨玉环当下,似乎醉心于弹奏之中,压根没有搭理郭淑的意思,其实她很清楚,见到郭淑,基本上便是见到阎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