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家父李隆基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下无不是的君父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下无不是的君父(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朕罚你,你还有怨气吗”李隆基朝着颤颤巍巍进来的王忠嗣说道。

本来高力士已经上前搀扶,免得王忠嗣再下跪了,结果被李隆基呵斥住:

“站也站不住,坐也坐不了,跪着正好。”

王忠嗣一愣,赶忙甩开高力士的手臂,来了一个宋江跪,这个姿势会稍微舒服一点,反正屁股不能受力。

“臣有罪,万般过错,辜负圣恩,实在该死,”王忠嗣脸贴着地面道。

他心里其实是高兴的,因为圣人终于愿意见他了,说明两人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这是向好的预兆。

李隆基望着跪在地上的王忠嗣,久久无语。

你说他对这个义子有感情吗有点,但不多,亲儿子尚且不待见,怎么可能与干儿子有感情

不过他确实是花了大力气培养王忠嗣,给对方的资源,也超过了除太子之外的任何一个儿子,如今的王忠嗣,让他有种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感觉,如此大力培养,其实还是为了自己。

因为这是他的一张王牌,一张独立于各派系,独尊他的一张王牌,但是如今,这张牌废了。

废弃的牌,就只能是扔进垃圾桶。

于是半晌后,李隆基朝着李林甫使了一个眼神,后者起身道:

“李齐物当下兼了河南尹,主掌永济渠,责任重大,需要有人分担,臣举荐大将军出任荥阳太守,帮着操持漕运事务。”

李隆基配合着唱双簧,瞬间皱眉道:

“你在跟朕说笑你对他有意见,不要在朕面前说。”

李林甫也赶忙跪地道:

“臣对大将军绝无私怨,租赋乃国本,本固邦宁,李齐物当下的摊子太大了,他一个人也是有心无力,臣一直都在寻找合适的辅佐人选,今日见到大将军,茅塞顿开,大将军实乃不二之选。”

王忠嗣贴在地上的那张脸,脸色难看至极。

荥阳郡,上上郡,去那个地方做老大,职权非常重,直白点说,就算是让一部侍郎去荥阳,也是非常合理的。

但是他去,不合适,尤其是眼下,因为外放,代表着他被排挤出了中枢,离开了政治中心,什么时候能回来,已经由不得他了。

圣人看的很明白,李林甫这是在公报私仇。

当王忠嗣正打算辩驳的时候,高力士把握住最精准的时机,点头附和道:

“奴婢也以为,右相所请非常合适,从去年开始,因为清淤,搞得运河上乌烟瘴气一团糟,忠嗣乃圣人最信任的大臣,前往坐镇为圣人监理一方,迫在眉睫。”

王忠嗣说不出话来了,因为他知道,高力士如果都同意,他反驳也没用了,而且他琢磨着,高力士这是为他好,也许最近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所以高力士也希望他出去避避风头。

两人劝谏,李隆基陷入犹豫,似乎拿不定主意。

这时候,高力士看向王忠嗣道:

“忠嗣,你觉得呢”

王忠嗣仿佛受到点拨一样,赶忙道:

“臣愿往,为圣人分忧。”

长久的沉默之后,李隆基终于缓缓吐出一个字:

“可!”

太子与王忠嗣密谋,于骊山设伏,这种事情,他是要尽可能的将消息完全闭塞,越少人知道越好。

然后,他会用别的方式来处理他们俩,以化解这场未遂的危机。

既然没有造反这回事了,那么收拾太子和王忠嗣,就需要循序渐进,慢慢的来,不能一下子判的太重,不然那些不知情的人,会极力反对。

收拾王忠嗣,就只能是一步一步的慢慢贬谪,不能用猛药,毕竟王忠嗣在军方有班底,这些班底,也是需要时间来慢慢处理的。

就这样,王忠嗣终于离开了兴庆宫,回家收拾行李,就可以去河南了。

接着,陈玄礼也回来了,并且给出了他的汇报。

新丰县涉事的一干官员,他都给人家用刑了,即使是在李适之面前仍被赐座的韦宝兰,事后也挨了陈玄礼一顿打。

就属杜鸿渐挨的最狠,因为陈玄礼奉旨,要彻底搞清楚,这件事到底与李琩有没有关系。

“应与隋王无关,”陈玄礼道:

“杜鸿渐来新丰县,不足半年,新丰县又过于复杂,所以他的职权非常有限,即使被朝廷封为新丰仓使,但是他在那个地方,说话还是不太管用,隋王帮着撑腰,也是源自于此,但是效果,似乎不太明显。”

杜鸿渐这顿打,不算白挨,还是有效果的。

眼下的殿内,李林甫已经不在了,因为李隆基是不会让李林甫旁听陈玄礼奏报的,毕竟事关李琩,你跟李琩现在用一个尿壶。

吴怀实在一旁帮腔道:

“因为新丰仓,隋王与韦坚当时闹的挺凶,而杜鸿渐的新丰仓使,是右相任命的,这件事应该与他无关,上任半年,只怕辖区官吏都还认不全,干这种事情,他干不了。”

高力士朝陈玄礼问道:“那个崔成甫呢”

陈玄礼道:“此人一问三不知,说什么新丰仓的一些重要仓廪,都是韦坚掌管,他就是一个看门的,所知有限,以臣多年的审讯经验,他应该也没有说谎。”

是的,崔成甫虽然没有供出什么,但其实跟供出韦坚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最好推锅的,往往就是死人,崔成甫的意思是,这里是韦坚说了算,他具体干过什么,我不知道。

这下子,李隆基更加认定,韦坚是做为提供军械的那一方,而王忠嗣负责出兵,太子负责继位。

你们真是好盘算啊。

“呵呵隋王恰好去查仓,他的幕僚又恰好任职新丰县,”李隆基冷笑道:

“若真被他们得逞,朕的这个儿子,恐怕就要背负弑君之名了,于情于理,都说的通了。”

高力士等人瞬间一脸尴尬。

因为他们知道圣人口中的“于情于理”是什么意思,因为若论造反,李琩确实是可能性最大的那个,因为媳妇被爹给抢了,将来将造反的帽子扣在李琩头上,是完全说的通的,相信的人会非常多。

“太子这边,该怎么处理”高力士小声问道。

李隆基冷哼一声:“天下只有不孝的儿子,却没有不是的君父,朕宽恕他,但是也不能委屈了隋王,左卫照常统领,今后可参议国事。”

高力士瞬间明白了,圣人铁了心要拿隋王压制太子,直到压制到圣人认为合适的废储时机,既然没有了造反的罪名,眼下废储是不可能的,但是圣人也绝对咽不下这口气。

李亨的太子之位,其实从今天开始,就已经不是他的了,什么时候被废,就看将来李林甫和李琩会给太子找什么茬了。

造反和造反未遂,这是两个概念,如果太子已经实质上参与造反,证据确凿,那么他现在就得死。

但关键是,证据不足啊,韦坚一个死人的供述,可信度极高,但是不符合律法,王忠嗣也是绝对不会出卖太子的人,两个最关键人物不能举证,硬是给李亨扣一个造反的帽子,行不通。

那是太子,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皇帝也不好动。

当年的废太子瑛,那是确确实实带兵进宫了。

“李适之那边呢”高力士又问道。

李隆基道:“让他继续查吧,实在查不出结果,让他自己给朕一个交代。”

高力士心神领会,圣人的意思是,你继续走流程,该怎么查怎么查,查不出结果,找几个替死鬼,编造一个结果出来,事情就算是平了。

而李适之那边,其实已经查到,这批军械是从太原运送过来的,他已经派人往太原去调查了。

但是呢,跟杨洄肯定是扯不上关系的,别看他是北都军器监,但是杨洄一直在京师,又是隋王妹夫,不可能牵扯进太子与王忠嗣的事情当中。

李适之心里已经有结果了,他认定了就是王忠嗣和韦坚的搞的鬼,自然而然心里就会为其他人开脱。

那是太原,老王家的地盘,杨洄拢共都没有去过几次。

这更加让李适之坚信,他们就是想往隋王头上栽赃,甚至说不定,去太原都能查到杨洄头上,栽赃嘛,目标肯定要明确啊。

届时恐怕都会冒出几个指正杨洄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