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1 / 2)
李琩一大早醒来,打算去点卯,才发现韦妮儿在等着他,询问之下才知道,元载昨晚来过。
“这个元载,他倒是一点都不见外,明知道你不方便见外人,还是舔着脸来了,”郭淑在为李琩更衣,闻言不满道:
“你自己也应避讳着点才好,万一别人的八字冲着了孩子怎么办”
韦妮儿点头道:“是我思虑不周,我也是琢磨着,夜间来访,必有要事,才选择见他,如今看来,元载还是很聪明的,知道韦坚的做法不妥。”
李琩笑道:“何止是不妥,再聪明的人,着急了,也会做出糊涂事,就凭他得罪高将军,将来便是举步维艰。”
韦妮儿虽然不出门,但是人家的义母吕氏,以及吴怀实家里的小吕氏,还是经常来探望她的,她也是从小吕氏口中得知,韦坚竟然巴结黎敬仁。
找死也没有这么个找法,李林甫都不敢得罪的人,韦坚却得罪了。
韦妮儿道:“元载这是担心大将军被牵连,希望我说服族内规劝韦坚,他还是太天真了,韦坚如果能听人规劝,就走不到这一步,阿郎认为,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李琩穿好衣服,戴上头冠,沉吟片刻后道:
“你想个办法,让三娘见一见元载,通过三娘,让圣人知道这件事。”
郭淑皱眉道:“我们都知道,圣人恐怕早就知道了吧”
李琩笑道:“圣人知道是一回事,让他知道别人也知道,那是另外一回事。”
“我明白了,”韦妮儿点了点头:
“我尽早安排。”
李琩又嘱咐一番后,便出门了。
他今天在皇城,要见一个人,而且是这个人主动约他见面。
还能是谁王忠嗣呗。
李琩甚至都猜到,王忠嗣要跟他说什么。
左卫大将军公房,李琩等来了这位义兄,而王忠嗣也是正大光明来的,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做什么事情不避讳人。
也正因他行事正大光明,所以圣人信赖他,百官敬重他,名声非常好。
“义兄坐,”李琩客气的将对方迎入公房,令人煮了一壶开水。
白开水也是最解渴的,不是所有场合都是以茶待客,实际上以水待客的次数更多。
王忠嗣坐下后,直接开门见山道:
“十八郎收手吧,现在还来得及。”
李琩一愣,忍不住笑出声,大哥你想什么呢干这种事情还能收手这是生死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见到李琩这样的表情,王忠嗣顿时皱眉道:
“太子仁义,你现在收手,太子会网开一面,而我也会为你做保,你我兄弟,我才跟你交底,李林甫将来不会有好下场的,你跟他绑在一起,是自寻死路。”
王忠嗣的地位,跟李林甫还真不一样。
李林甫顶多算是基哥雇佣的大唐ceo,而王忠嗣名义上跟基哥是有父子关系的,所以他知道的事情,只比高力士少那么一点。
王忠嗣很清楚,李林甫的职责就是维持国家稳定局面,如果维持不好,随时让他滚蛋。
也就是说,李林甫在圣人这里的容错率,其实很低,看似交付大权,实则容不得半天差错,简直就是在鸡蛋上跳舞,步步为营。
而他也知道,圣人并无易储之心,李琩完全就是在一条死路上越走越远。
李琩笑了笑,淡淡道:
“义兄太天真了,太子是否仁义,似乎我比你更了解他,平心而论,太子无论哪个方面,都不如我远甚,那我为什么要服从一个远远不如我的人呢”
王忠嗣顿时怒道:“他是你的兄长,长兄如父,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李琩冷笑道:
“长兄如父,指的是小家,而我宗室,乃皇权根本,本固邦宁,我无法容忍这样一个无能之辈,继承祖先的基业,他但凡有父皇一成的英武睿智,我都不会跟他争。”
“你竟然敢如此侮辱你的兄长李琩,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王忠嗣颇为震惊道。
他回京之后,得知太子跟李琩闹翻,而且斗的很凶,但是也没有想到,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光明正大要争储
圣人怎么能容忍他这么做
但是呢,这样的事情,他也绝对不敢去圣人面前陈情,这就是为什么两人斗的这么厉害,却没有人敢在李隆基那边谈论这件事,因为这么做的话,有一个顶格的罪名,叫做挑拨宗室。
王忠嗣如果去说,必然是贬李琩而捧太子,这就是挑拨嘛。
李琩淡淡道:
“如果义兄今天来见我,就是谈论这些,那么你大可以回去了,你就当我是自寻死路,无药可救吧。”
“你”王忠嗣气的脸色铁青,指着李琩道:
“冥顽不灵,李林甫到底是怎么怂恿你的,才让你的胆子这么大这么说,你出嗣也是故意的”
“你可别乱说,”李琩也抬起手掌,同样指着王忠嗣道:
“唾沫也能淹死人,不要信口开河。”
王忠嗣一把抓起水杯摔在地上,忿忿起身,本想着再骂几句,又觉得骂了也是白骂,就这么气呼呼的走了。
他这次约见李琩,完全出于一番好意,他是熟悉李琩性格的,知道李琩是个仁厚善良的人,争抢之心没有那么重,要不然当年太子之位也不会那么容易就落在忠王头上。
不过他也算看出来了,自打圣人抢走儿媳之后,李琩就完全变了一个人。
说到底,根源还在圣人身上。
事已至此,恐怕是无法挽回了,正如韦坚所言,李林甫和李琩,是铁了心要把太子拉下来了。
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他绝对不能轻易离京,但是他不回去,朔方又必须有人主持大局,最适合的偏偏是李琩的老丈人,这可真是让人为难啊。
皇城内,疾步离开的王忠嗣突然一震,站住脚步。
不至于吧难不成娶郭子仪之女,也是李琩早早便埋下的伏笔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郭子仪绝非表面上那样排斥女婿。
王忠嗣突然体会到,韦坚没有说错,李琩已经今非昔比了,城府之深,谋划之深远,让他也感觉到了一丝恐惧。
“郭大郎如今在何处任职”王忠嗣询问身边的许昌之道。
许昌之小声道:“在右卫,二郎在左监门卫。”
“好一盘大棋啊”王忠嗣目瞪口呆,竟然都在皇城
许昌之在一旁道:
“属下都已经查清楚了,嗣吴王与隋王的矛盾,便是起于隋王在左卫大肆安插心腹,有哥奴之助,他更是如鱼得水,隋王所谋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料,太子处在绝对劣势。”
王忠嗣嘴角一抽,这才意识到自己今天来劝李琩,是多么傻逼的行为,这还用劝吗劝毛啊劝。
他主要吃亏在一直在朔方,对于长安的形势所知有限,回来之后的道听途说,肯定比不上亲身经历,不过他脑子是转的非常快的,心知李琩的棋局已经摆下了,而太子连落子的机会都没有。
“隋王的所作所为,圣人一定不知道,大将军似乎应该觐见,奏禀圣人,”许昌之沉声道。
他是一个一点都不复杂的人,对圣人忠心,对国家也忠心,我会帮圣人盯着大将军,但也会顺从自己的理想,帮助太子逃脱困境。
王忠嗣沉默半晌后,摇了摇头:
“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这件事绝对不能从我口中说出来,我也不能这么去做,两边都是义弟,我说谁的不是,都不好。”
这就是李隆基信任他的根源所在,王忠嗣即使支持太子,也绝对不会背离自己的立场,他的立场是基哥,如果基哥铁了心废太子,王忠嗣也不会太过反对。
眼下支持太子,那是因为他知道圣人不会废太子,他跟许昌之目标一样,但是本质上又不一样。
他是个正直的人,但不是正直的缺心眼。
“走吧,跟我去见一见徐公和杜公,”王忠嗣叹息一声,带人离开了皇城。
他在皇城超级自由,哪个衙门也是想去就去,给谁摆脸色,他都敢,只因地位特殊。
他要去的见的,是萧嵩和杜希望,这两人都是他曾经的老上司。
王忠嗣曾经在河西跟着萧嵩混了三年,跟着杜希望混了两年,那时候年纪轻轻,便已经闯下了偌大的军功,人家身上的军功是实打实的,绝不是因为他是圣人义子,报功的时候就给他些优待。
离宫的路上,巧不巧的,王忠嗣撞上了自己的女婿元载。
元载此时的手里,正抱着一大摞公文,见到老丈人,也跟其他官员一样,弯腰低头,恭敬的喊了一句:
“见过大将军。”
他背地里喊泰山大人,但是明面上,根本叫不出口,因为不敢啊,人家明摆着跟他保持距离呢。
而王忠嗣呢,也像对待其他向他行礼的官员一样,只是略微的点了点头,脚下步伐不停,就这么与元载擦肩而过。
但是没走出多远,他又停下来了。
终究是自己女婿,外人面前不给他撑腰,万一被人欺负怎么办周围来来往往那么多官吏,别被人看了笑话。
于是王忠嗣又转过身来,以一副老丈人该有的语气道:
“实心用事,不得懈怠,莫要辜负圣人提携之恩,否则定不饶你。”
元载内心狂喜,赶忙道:
“是,卑职谨遵大将军教诲。”
许昌之见状,看了看王忠嗣,又看了看元载,笑了笑:
“元郎宜称岳丈才是。”
元载身子一动,还是没有叫出口。
王忠嗣挑了挑眉,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