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格推理简介(2 / 2)
我孙子武丸(1962~)
京极夏彦(原名:大江胜彦1963~)
西泽保彦(1960~)
北山猛邦(1979~)
三津田信三()
东野圭吾 (1958~)
约翰·迪克森·卡尔(1906~1977)
埃勒里·奎因(曼弗雷德·班宁顿·李1905~1971)(弗雷德里克·丹奈1905~1982)
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
阿瑟·柯南·道尔(1859~1930)
六、代表作品
埃勒里奎因《希腊棺材之谜》、《X的悲剧》
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罗杰疑案》
约翰迪克森卡尔《三口棺材》、《犹大之窗》
阿瑟柯南道尔《斑点带子案》
GK切斯特顿《隐身人》
杰克福翠尔的《思考机器探案集》
霍克的《不可能犯罪诊断书》
奥希兹男爵夫人的《角落老人事件簿》
岛田庄司《占星术杀人魔法》、《异想天开》
东野圭吾《放学后》、《嫌疑人X的献身》
京极夏彦《姑获鸟之夏》、《魍魉之匣》
七、发展
日本自从战前短暂的“黄金推理时期”(就是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小栗虫太郎创作活跃期)以后,所谓的本格就因为作为其核心的诡计被逐渐的挖掘殆尽而进入了所谓的“为犯案而犯案”的怪圈,甚至出现了许多非常荒诞的诡计设定。这个时候,松本清张横空出世,以一部《点与线》开创了日本对世界推理的一大贡献——社会派。
社会派大行其道,推理小说不再作为一种纯粹的解谜游戏而存在,反而被当做是一种对社会不合理制度的谴责,换句专业点儿的话说,就是推理小说的“文学性”被当做了主流,而它本身的“推理性”则被搁置一旁。在这种大潮下,本格推理在苦苦的支撑着,本格推理的复苏,看来只有靠奇迹了。
1981年,奇迹出现了。
1981年,推理巨匠横沟正史病逝,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在同一年的第二十六届江户川乱步赏上,一部被后来称之为“惊世之作”的作品《占星术杀人魔法》横空出世,其作者岛田庄司和书中的侦探御手洗洁在后来的推理文坛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本格派正式出现在推理文坛上(其正式诞生的标志则是岛田于1989年发表的《本格Mythery宣言》)。
何谓新本格?通俗来讲,新本格就是说在保持最原始的目标,也就是拥有“设谜——解谜”这种模式的前提下,加入了一些独特设定的推理小说。用一句玩笑话来说,就是本格派的作品,是凶手在密室中杀人,然后逃之夭夭;而新本格派则是凶手杀完人后,在尸体的周围盖一座房子,变成了一个密室……这话说的不完全对,但是也突出了新本格派与本格派的区别。
实际上新本格派的作品还都是日本的。
新本格七大定律岛田庄司于一九九四年提出了以下的新本格创作七大定律,当然,这些全也只可以说是新本格流派的共同起步点或标准格式而已。
1。把故事的舞台建筑在好像孤岛那样的封闭空间上,事件发生之后,已经出场的人物不可以离去,也不容许警方或其它外人进入。当然,先进的科学搜查也不能够进行。
2。把事件发生的场所设置在附有可以被锁上的房间的人工建筑物内、或在这建筑物的四周。
3。把在事件发生场所居住或作客的人,在小说的初段给全部介绍出来。
4。安排某些事件的发生,最好是杀人惨剧,而且还是发生在密室之内。
5。把扮演侦探角色的人,从最开始便安排出现在惨剧发生的场所内。
6。安排惨剧一件接一件的发生,可是凶手仍然无法被查出,在这阶段,也可以包含一些侦探的错误推理。
7。最后安排侦探把凶手指出来,而对于读者来说,那个凶手必定是意料之外的人物。
八、谜团与诡计的构成元素
下面列举的是在“以杀人事件为主题“的本格推理小说中,谜团与诡计的主要构成元素:舞台(封闭的孤岛、馆、山庄等)、远隔杀人、无足迹杀人、密室杀人、模仿杀人、无头尸体、尸体装饰、尸体交换、尸体消失、交换杀人、便乘杀人、帮凶、主谋、操纵杀人、物理性诡计(机械、镜等)、化学性诡计(干冰、毒药等)、心理诡计(叶藏于森、先入为主等)、叙述性诡计、生理性诡计(色盲,惯用手等)、动物诡计、人物诡计(性别、多重身份等)、双生儿(面具、一人分演二角或二人饰演一角等)、凶手互换、暗号、密码、顺序、日记、遗书、作品、字谜、不在现场证明(alibi)、失去的环(missinglink)、误导(misdirection)、垂死留言(dying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