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舍生取义 何为大义(1 / 2)
“子义,你这是何苦!”孙策稳住身形,声音中满是焦急与痛心,“我既已答应收留你的兄弟,你又何必寻死?难道在你心中,我孙策是那种会对降者赶尽杀绝之人?”说罢,他不顾手臂的酸痛,将长枪横在身前,一脸无奈又恳切地望着太史慈。
太史慈见自己的“计谋”被识破,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他看着孙策,眼中有愧疚,更有感动,但那为刘繇尽忠的念头却如磐石般坚定,难以动摇。“伯符,你的恩情我太史慈记下了。可忠义两难全,我既食刘繇俸禄,便不能苟且偷生。”
太史慈面色决绝,猛然拔出腰间寒光凛冽的长剑,声如洪钟般吼道:“孙将军,今日我以命相托,你莫要食言,定要善待我身后这帮兄弟!”言罢,手腕一翻,便欲横剑自刎。
那一瞬间,空气仿佛都被抽离,周遭的喧嚣都成了模糊的背景音。孙策见状,眼眸骤缩,心脏猛地一揪,一股怒火直冲脑门,他来不及细想,破口大骂:“匹夫之辈,愚蠢至极!”与此同时,手臂发力,将手中长枪如离弦之箭般甩出。
长枪裹挟着呼呼风声,精准无误地正打在太史慈手中的长剑之上。“当”的一声巨响,恰似洪钟鸣响,金属碰撞溅出的火花格外夺目。巨大的惯性让太史慈身形失控,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在地。他稳住身形,满脸惊愕地看向孙策,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似乎不敢相信孙策竟会出手阻止他。
孙策心急如焚,毫不犹豫地从马上纵身跃下,全然不顾太史慈手中那锋利的宝剑还未收起。他三两步奔到太史慈身旁,双手如铁钳一般,拽住正满脸错愕的太史慈,猛地一拉,硬生生将他从马背上拽了下来。
太史慈此刻满心都是求死的念头,对孙策并无半分伤害之意,一个不慎,便被孙策拽倒在地。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孙策便如狂风暴雨般的拳头落了下来,对着他拳打脚踢。孙策拽着太史慈的盔甲,恨铁不成钢地咆哮着,每一个字都裹挟着愤怒与痛心:“真是一个匹夫!父母含辛茹苦将你养大,容易吗?如今国家深陷危难,百姓在水火中苦苦挣扎,你不思报效国家,安抚黎民,却只为刘繇这等奸诈小人,就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真是可笑至极!”
说罢,孙策又攥紧拳头,对着太史慈的脸“梆梆”两拳。这两拳力道十足,打得太史慈脑袋一偏,嘴角瞬间溢出一丝鲜血。然而,太史慈只是默默承受着这一切,不做丝毫反抗,只是抬起头,满脸痛苦地看着孙策,眼中满是迷茫与挣扎,似乎被孙策的话触动,内心正经历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太史慈身后的将士们原本满心担忧地瞧着自家将军与孙策激战。他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太史慈的身影,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每一次兵器碰撞的声响,都像重重敲在他们心上。
眼见太史慈为了给他们谋求生路,不惜以身犯险,又执意要以死报效刘繇,将士们的内心五味杂陈。想起刘繇两次无情抛弃他们,将士们心中的愤怒如潮水般翻涌。若不是太史慈凭借着非凡的人格魅力,始终凝聚着大家,这支部队恐怕早已人心涣散。更何况,之前他们暂投孙策麾下时,孙策对他们关怀备至、礼遇有加,这份恩情他们也铭记于心。
如今,看到太史慈与孙策之间这般纠葛,又听着孙策字字恳切的劝说,将士们再也按捺不住。只见他们纷纷丢下手中的武器,发出“哐当”的声响,在战场上格外清晰。紧接着,他们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太史慈身后,“扑通”一声,整齐地跪了下来。
一位年长些的将士红着眼眶,声音颤抖地说道:“太史将军,您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刘繇对我们不仁,可您却为他甘愿赴死,我们实在不忍心呐。对面的孙将军,那是难得的明主,之前对咱们不薄,如今又诚心相邀。要不,咱们降了吧!”
其余将士们也纷纷附和,声声呼喊饱含着无奈、恳切与对未来的期许:“将军,降了吧,咱们不能再让您为了我们白白送命!”“是啊,将军,跟着孙将军,或许还能真为国家和百姓做些实事!”这些话语,在战场上回荡,也重重地撞击着太史慈的内心。